宁夏石嘴山连续10年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分类推进。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居住建筑不节能、冬天室内温度不达标的“揪心事”和安防、环卫设施配套不全,文化休闲设施、停车位配套不足的“烦心事”,用“微改造”办好民生“关键小事”。
一、用活用优资金拼盘,让百姓真正享受“实惠”。在统筹利用好中央、自治区支持资金的同时,配套市级财政资金保障,切实发挥资金拼盘最大社会效益。2020年、2021年两年石嘴山市共获得中央、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资金2.6亿元,市级配套资金3800万元。通过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有效补齐了民生短板、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同时,大幅提高了老旧小区房屋保有价值和小区周边经济活力。以大武口区啤酒厂小区为例,该小区在整治改造前,房屋售价平均为2600元/平方米、租赁价格为400元/月,整治改造后房屋售价攀升至3500元/平方米、租赁价格为800元/月。
二、“两摸两排三清”工作法,让“要我改”走向“我要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为充分调动居民“旧改”意愿,实现“旧改”成效,石嘴山市提出“两摸两排三清”工作法,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打好基础。“两摸”即摸清老旧小区改造需求和小区设施配套短板,知民需。“两排”指老旧小区改造前,全面排查燃气、电力、供热等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充电桩等民生设施缺口,知民忧。“三清”即突出结果导向,通过主动“问计、问需、问效”于民,将“旧改”工程设计、监督关口前移,让老百姓对改造程序、改造内容、改造标准了然于胸。通过“两摸两排三清”工作法,居民主动改造意愿增强,为项目前期推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三、“1+X”融合改造机制,解困“重复改、反复改”。为改变过去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重单项改造,缺整体设计”“重政府包干,缺企业加盟”“重硬件改造,缺软件管理”等统筹性不够、联动性不足的问题,石嘴山市将城市更新理念应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提出“1+X”融合改造机制,有效提升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进度、效率和质量。“1”即老旧小区改造,“X”指“政府、社会、企业”多方联动主体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安全专项行动、物业提升行动”等众多专项工作,以及“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双轮驱动的“资金拼盘”,通过跨领域联动发力,融合改造,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更丰富,让居民“安居梦”更立体。目前,石嘴山市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已主动将小区内增绿补绿,消防、安防、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物业全覆盖,以及小区外市政管线更新、路灯亮化、道路修整和小区内外临建违建拆除等工作放进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推进大计划中,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让小区内外真正“焕然一新”。
四、“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管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石嘴山市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失养失修失管”问题,建立“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管理机制,补齐“政府+社区+居委会”纵向组织链条,补充优化“政府职能部门+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新兴经济组织”的横向治理链条,分类推进小区管理。一是充分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小区业主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2900万,补齐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提级改造住户窗户及室内装修,小区配套跟上新需求。二是对经济条件基础较好的居民,探索引入高品质物业团队,实行清单式管理,逐步从管理弱化走向管理专业化。三是对居民消费水平薄弱、公共区域盈利性不足的小区,通过业委会、居委会组建管养队伍,积极吸纳小区低收入群体、在家赋闲人员进行基础性管护。目前,所有老旧小区均实现了物业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