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是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锂、镍、钴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关键,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按照动力电池4-8年的使用寿命估算,2017年前后国内大规模装机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也将在今年迎来回收放量期。同时,在碳酸锂大幅涨价的带动下,废旧动力电池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部分企业反映,部分电池折扣系数(废料价与新货价的比)已由2021年最低60%上升至2022年的100%以上。特别是随着动力电池装机大规模放量,锂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价值也将更加凸显。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可达1406亿元,比2022年实际市场规模增长近9倍。
尽管近年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但整体竞争格局仍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均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出台了相关法律,形成了较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如欧盟颁布的新《电池法》,要求生产者建立回收体系、规划回收网点,支付回收费用,并提供电池溯源信息,履行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相较而言,我国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专门立法还未出台。
二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涉及通用要求、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管理规范等4部分20多项技术标准。特别是行业普遍关注的“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剩余寿命评估规范”“回收处理报告编制规范”“动力电池行业碳核算方法”、“动力电池绿色生产”等标准体系仍未出台。
三是动力电池回收关键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动力电池性能衰减机理、健康状态评价以及一致性检测等问题还没有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电池梯次利用运行控制策略和系统集成方式还不成熟。动力电池再生利用过程仍然存在物料分选效率低、装备自动化水平差等问题。
四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多数回收企业一般采取自建回收网点的方式,缺乏统一规划,存在网点分布不合理、利用率较低、投入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叠加正规渠道动力电池回收成本较高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导致科学规范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随着“退役潮”临近,规范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为此,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发力,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一是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加强相关责任主体的履责约束力度。严格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研究修订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资质准入制度,进一步细化企业规模、能力等要求,增加拆解企业的规范要求。研究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纳入个人及企业征信机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
二是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标准化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碳核算方法、再生原料评价、绿色生产、安全管理、节能减污降碳、剩余寿命评估规范等标准。建立电池健康状况和剩余能量的监测标准体系,评估电池寿命并确保动力电池在梯次利用中的性能稳定和安全状况。建立国家碳排放因子及数据库,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行业优势和话语权。
三是加快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加强废旧动力电池一致性检测、梯次利用系统集成、精细化智能化拆解等方面科技攻关。推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和技术。利用已有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渠道,重点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先进设备研发制造以及行业骨干企业发展。
四是因地制宜优化回收利用产业布局。积极推动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区域进行网点铺设和规范化改造。推动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及综合利用企业等合作共建共享动力电池回收渠道。探索“以租代售”商业模式试点示范,开拓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场景,开展“互联网+电池回收”等多种形式的共享共用模式。
(作者:赵宏 翟大伟 价格成本调查中心)